开播语: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 周年,我台将从今天开始,推出系列报道《访抗战老兵 忆峥嵘岁月》,汇聚芷江抗战老兵亲身经历,回首抗战岁月,带领广大市民重温抗战历史,感受抗战精神,向抗战老兵致敬。
94岁的芷江籍抗战老兵刘道民精神矍铄,身穿一件白衬衫,坐在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的大门前,给今年新入伍的青年讲述自己当年的抗战故事。
刘道民出生在芷江岩桥镇一户普通农民家中,家中有5姊妹,他排行老三。因为读书成绩不错,他考取了芷江一中的初中,到了县城来读书。当时,人人都想当空军,炸日本人。为了能当空军,他反复在老师旁边说好话,因初中的时候作文写得不错,老师有印象,便特招他进入空军。
抗战老兵 刘道民:我叫刘道民,今年94岁,我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的时候,我考入了芷江当时的空军第九总站无线电区台的报务员。
1943年,刘道民顺利进入国民革命军空军第9总站无线电区台工作。
抗战老兵 刘道民:发电报,一滴答,二滴滴答,三滴滴滴答答,四滴滴滴滴答,五滴滴滴滴滴,六答滴滴滴滴,七答答滴滴滴,八答滴滴,九答滴,十零,我就是做这个的,做了好多年。
芷江机场就是刘道民工作的地点,这是盟军在远东第二大军用机场。当时日本人经常要来轰炸机场,敌机过来的时候,他们就躲到气象台附近的一个小的掩体里,为了防止燃油爆炸,所有的燃油都是分散放的。
抗战老兵 刘道民:当时芷江的战斗机有两种,一种叫做P40,P40又叫做鲨鱼式,一种就是P51,P51又叫做野马式,野马式的P51战斗力要强得多,每天战斗结束了以后,在机场附近有几个机窝,就是飞机躲在那里面,把飞机开到机窝里面去,因为那个时候日本飞机经常来炸,晚上也来炸,白天也炸,所以一到晚上了就开到那机窝里面躲起来,然后第二天又开出来。
在芷江机场,刘道民见识到了很多先进的飞机。当时停在芷江的战斗机有P-40(代号“战斧”)、 P-51(代号“野马”)、B-25轰炸机。战斗机的任务,就是保护轰炸机的安全,让轰炸机顺利投弹。
抗战老兵 刘道民:芷江当时的跑道短,只能降落B25,B25就是轰炸机,这个芷江机场可以降落,我们经常听到轰轰轰这样的声音来了,我们就知道B29来了,我们的战斗机就起飞了,起飞主要就是两边保护它,那个时候经常去轰炸湖北的恩施,湖北的恩施当时是日本的大油库,所以经常的炸它的油库,有几次都炸到了。
刘道民告诉记者,他印象最深的还是雪峰山战役,当时日军企图跨过芷江南边的雪峰山占领芷江,而我们的部队则是想方设法地阻止敌人越过雪峰山。为了帮助地面部队,芷江机场的飞机几乎一架接着一架起降。战争的残酷,给刘道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抗战老兵 刘道民:因为雪峰山离这里很近,这架飞机起飞了,去轰炸了回来,那时候都是战斗机,轰炸机没有,一下子就起飞了,这架起飞了以后去轰炸,那个时候使用的是燃烧弹,燃烧过的地方就是寸草不生,我那个时候主要在机场,我负责无线电,我抄天气预报。
新中国成立后,刘道民在芷江罗旧中学担任一名历史老师直到退休。讲课时,他常常会和学生讲自己亲历的芷江保卫战的惨烈,说到打仗,同学们都非常爱听,但他更希望同学们以后不再经历战争的苦难。
刘道民现已四世同堂,有两个重孙,日子过得安逸而祥和。
抗战老兵 刘道民:我这个老兵,我是感到非常幸福,政府对我们也是很关心有什么大会都会请我们去参加。
责编:芷江融媒体中心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梁志平带队实地调研“三大盛会”观摩组织筹备工作
梁志平带队调研重点项目建设,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梁元和督导检查城区社会治理一体化工作
梁元和主持召开高质量综合绩效评价指标调度会
县应安委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县安保维稳信访稳定工作会议召开
梁元和带队调研督导县城区社会治理一体化工作
梁志平在土桥镇调研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梁志平督导调研“三大盛会”安保维稳与接待保障工作
下载APP
分享到